欢迎来到江苏康雅纱业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!加入收藏 | 设为主页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
产品中心 PRODUCT

产品中心

  • 服务热线
    0510-68830377 86373849
  • 地址:江阴市华士镇陆桥南工业园1-1号
    联系人:徐经理
    电话:0510-68830377 86373849
    传真:0510-68838222 86370849
    网址:www.jskangya.com
    邮箱:sales@jskangya.com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主页导航 > 技术文库

纱线产业:寻找新资源 步入新领域
发布者:admin  发布时间:2017/1/10 8:16:03  点击:2691
一方面,纤维原料短缺、生产成本高企,另一方面,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受到国外企业的冲击,近一时期,国内纺纱企业困难重重。我国纱线产业的出路在哪里?纺纱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转型升级的迫切性,但究竟该如何转?

  在日前召开的“日照裕华杯”2012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分析了我国纱线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,介绍了新型纤维资源发展。他提出,必须采用新型纤维资源,结合新的设计思路和新的加工技术,生产开发高性能并具有新功能的纺织品,占领新市场,走进新时代。

科技创新引领纱线产业

  从去年二季度以来,纱线市场需求萎缩,出口下滑,企业库存增长,销售价格下降,不少中小企业不得不停产或半停产。在这种形势下,一些企业对行业前景感到悲观,有的纺织企业老板选择了转行。

  对此,姚穆表示,根据联合国发布的预测,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量将由目前的8000万吨增加到每年2.53亿吨,其中服装用纤维4150万吨,占16.4%,家用纤维4100万吨,占16.2%;产业用纤维17050万吨,占67.4%。从这个趋势来看,中国纱线产业仍将继续发展。

  姚穆分析指出,近年来,我国纱线产业已有了突破性发展。纺纱加工量仍占纺织产业重要内容;纺纱技术继续深化提高:环锭纺纱在集聚纺、赛络纺、赛络丝、缆形纺等基础上继续发展嵌入式复合纺纱、柔顺纺纱的同时,又出现了平行纺纱、喷气纺、喷气涡流纺、转杯纺、涡流纺、摩擦纺等许多纺纱新技术。同时,假捻变形加工、空气变形加工、热流变形加工、多重变形加工和天然彩棉、染色彩棉纺纱、多种花色纱和花式纱线加工方法在国内已广泛应用。在棉纺大发展的同时,精梳毛纺占领了国际高端,独创出毛半精纺技术,麻纺在湿法纺纱继续发展的同时,干法纺纱已占一席之地,绢纺也有了新发展。

  在新型高精度、自动化、连续化纺纱设备的制造供应上,中国已占领高端:自动换筒、粗纱自动落纱、细纱自动落纱、清梳联、条并卷、粗细联、细络联等设备迅猛发展;二倍捻、三倍捻、四倍捻等倍捻机技术已实现;生产各种线、绳、缆的大型加捻、退捻、编织设备顺利运转。许多纺纱机器都由计算机控制管理,并广泛推广设备高速高效、低振动、节能降耗、降噪等技术。随着科技创新,纱线产业正迎接新时代的来临。

纤维原料制约产业发展

  姚穆分析认为,目前我国纱线产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制约因素,包括纺织纤维原料短缺,劳动力成本上升,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,天然纺织纤维原料品质恶化等。

  由于全球人口暴增,农产品中首保粮食,纤维原料种植面积受限。为保护环境,木材、棉短绒等资源受到制约,再生纤维素纤维资源日益萎缩。目前97%的合成纤维使用化工原料,而联合国预测,到2050年全球已勘探储量两倍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将枯竭。

  近30年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,加上“十二五”期间工资翻番的要求,我国纺织业在低档或低中档产品上的竞争优势已不存在。

 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24%,石油对外依赖度达到54.8%,资源能源缺口很大。因此,节约能源,减少污水污染物排放,节约用水,降低各种物料消耗,对环境友好,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,而这些要求对纺纱加工成本的压力不可忽视。

  天然纺织纤维原料品质恶化,严重影响纺织品生产。近10年来棉花全面推广转基因抗虫棉,纤维明显变粗。山羊的产绒量提高了几倍,从每只山羊年产绒150克提升到500克以上,可达900克以上,而羊绒纤维的平均直径却增粗了12%以上。苎麻在提高产量的同时纤维变粗,产生刺痒感。近10年来,我国蚕茧的茧层率(即100公斤鲜蚕茧制成厂丝的比率)从38%下降到目前的25%。原因是鲜蚕茧中的蚕蛹日益变大而茧却日益变薄。在单个蚕茧重量增加,即蚕茧产量迅速提高的背后,是中国丝绸原料成本的迅速提高和丝绸品质的急速降低。这些都严重影响纺织品的生产。

新型纤维资源带来新空间

  纱线产业要转型升级,在设备、工艺、设计、管理等方面要不断创新,必须采用自动化程度高、用工少、节能、降耗的新型设备,同时还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。重视产品设计,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开发出的各种新型纤维设计生产高性能、新功能的纺织品,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,做到多品种、小批量、快交货。不仅要技术创新,设备升级,在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同时还应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。将、特产品从发达引入我国,而低档、低中档产品向南亚、东南亚转移。

  姚穆认为,纱线产业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开发新型纺织原料。需要关注差别化纤维,包括:天然纤维中的细品种纤维,如超细棉纤维、超细绵羊毛纤维、超细苎麻纤维等;化学纤维中的超细涤纶、锦纶、粘胶、铜氨、丙纶纤维,中空纤维,异型截面纤维。染色天然纤维(多色混纺、并条混纺、彩虹纱线)、原液着色化学纤维、高卷曲纤维。新品种纤维:无毒或低毒大麻纤维,木棉、狐绒、乌苏里貉绒、莲杆纤维、海岛棉山地木本种。新功能纤维:抗皱保型纤维,导汗透湿快干纤维,高吸水纤维,抗静电纤维,防紫外线纤维,抑菌、抗菌、防臭纤维,远红外辐射纤维,阻燃纤维,防熔滴纤维,防电磁辐射纤维,负氧离子释放纤维,驱螨虫纤维,防蚊纤维。高性能纤维:高强度、高模量纤维,超高强度、超高模量纤维,耐高温纤维,耐低温纤维,导电纤维,导光纤维,电绝缘纤维,导磁纤维,抗化学腐蚀纤维,复合功能纤维。许多高性能纤维都具有多种功能,如高强度、高模量纤维大部分都具有耐高温和绝缘性能。又如聚四氟乙烯纤维既耐高温又耐低温,同时绝缘性能高,并具有极强的抗化学腐蚀性能,不仅抗酸、抗碱、抗氧化,而且摩擦系数极低。

  姚穆指出,解决纺织纤维原料资源短缺的出路就是千方百计利用可再生、可降解、可循环利用,对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资源。棉、毛、麻、丝等天然纤维将不用粮地及耕地种植,开发新的天然纤维品种并在盐碱地、荒滩地、山坡地种植。再生纤维素纤维尽量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,并开发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,如海藻酸钠纤维、甲壳质纤维、壳聚糖纤维、聚乳酸纤维等。合成纤维尽量开发煤化工生产化工原料代替石油,并努力开发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,用生物工程的技术生产化工原料,用于合成纤维。尽量开发新品种,例如天然纤维中的木棉、海岛棉山地木本种、牛角瓜纤维、无毒或低毒大麻、狐绒等。另外,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将成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任务。

  姚穆同时提出,纱线企业要拓宽视野,产业要向后延伸,与染整、服装、家纺、产业用企业实现开发加工联盟;同时产业要向前延伸,控制纤维品质,努力开发新型纤维,补充原料不足。

新闻来源:中国纺织报


相关新闻:
“一带一路”助力棉纱企业
从2016进口纱论坛看全球纺纱产业发展
上海纤检所加强纺织企业工业下脚料监管
上月出口增速强劲超预期 企业信心改善
多位政协委员联名建言进行“棉花直补”